党旗映红生态绿 磁钟绘就振兴图
近日,磁钟乡以“红色引擎”驱动绿色发展,组织开展“党旗映红生态绿”主题植树活动。全乡党员干部、志愿者、群众携手植下3000余株红叶石楠、大叶女贞等景观苗木,在全乡区域内筑起一道绵延2.3公里的生态屏障。 红色先锋筑牢生态根基。该乡通过“党员责任林”长效管护机制,将8个责任区落实“包栽植、包成活、包管护”三包责任制,推动荒山绿化从“短期工程”变为“长期事业”。同时,泉脑村酸枣种植基地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合力模式下,发展起300余亩的特色经济林,今年将新建3个智慧农业大棚,全方位促进产业升级。 共建共享激活治理动能。在赵家后村,“融议心安”议事平台成效显著,围绕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领域,已累计解决问题47件,群众参与度提升60%。乡贤理事会也积极作为,其组建的生态监督队穿梭于植树现场,他们以“建设者+监督员”双重身份,为乡村生态筑牢根基。并建立“党员联户”制度,推动人居环境整治从“干部干、群众看”转向“干群共建”新局面。 绿色经济铺就振兴之路。该乡占地2000亩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具雏形。园内创新采用“农光互补”模式,实现林下经济每亩增收2000元以上。未来将精心打造集生态观光、农事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数据显示,全乡森林覆盖率已达48.6%,较2020年提升显著。凭借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的强劲驱动,全乡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相比五年前大幅增长72%,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我们坚持党建引领生态振兴,通过‘红色引擎’驱动绿色发展,让党员成为生态建设主力军,使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该乡党委主要负责人表示。目前,全乡已形成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智慧农业三大产业矩阵,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振兴图景正加速绘就。
http://www.hubin.gov.cn:443/pageView/article.html?lmid=25115&wzid=1917787&rlmid=25107 2025年03月21日
湖滨区:铺就技能人才成长“快车道”
3月11日,在湖滨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实训车间内,90余名学员正围绕智能配电设备进行实操演练。作为湖滨区“电工技能提升计划”的首期学员,他们将通过10天的“理论+实训+认证”培训,手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直通本地重点企业就业岗位。这正是湖滨区构建“培训-认证-就业”全链条服务体系的生动缩影。 在开班仪式现场,明珠集团、天合人力等7家企业带来的100余个岗位需求与培训课程实现“同频共振”,让学员从教室到车间无缝衔接。 “针对此次培训班,我们联合了7家企业和多家人力资源公司对学员进行一对一的就业一站式服务。接下来,我们还要针对市场需求,陆续开展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电工、叉车等培训,为湖滨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湖滨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主任王亚说道。 电工培训只是湖滨区技能振兴计划的“先行棋”。在涧河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0名养老护理员正通过智能养老设备模拟系统学习失能老人照护;在黄河医院实训基地,50名社区诊所人员接受专业护理技能强化训练。针对重点群体,该区构建起“特色培训体系”:打造“湖滨家政”人力资源培训品牌为更多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破解就业难题,为未就业的青年和大学毕业生开设“技能夜校”,因地制宜开展“送技能下乡、入企、进社区”等活动。今年以来,湖滨区已累计开展电工、养老护理员、互联网营销师等18期培训,覆盖1140余人次,其中农村转移劳动力占比超40%。 湖滨区创新建立“培训-认证-就业”数字化追踪系统,打造一站式培训服务新模式,为劳动者提供从技能培训到资格认证再到就业推荐的全链条服务,实现从报名到就业的全周期管理,培训后3个月就业率较传统模式提升25个百分点。截止目前,湖滨区技能人才总量已突破16350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达41.77%。通过“理论+实训”双轨教学,电工培训班学员就业率连续3年保持100%,平均薪资较培训前提升60%。 随着村(社区)技能培训工作点全覆盖,湖滨区正积极构建“15分钟技能服务圈”,为辖区内的劳动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精准的技能培训服务。这一创新举措不仅缩短了劳动者参与技能培训的物理距离,还通过优化服务内容和形式,切实提升了培训的覆盖面和实效性,为促进就业创业、推动湖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从电工操作台到养老实训舱,从社区服务站到田间地头,湖滨区正以技能振兴为引擎,为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这条“技能快车道”,不仅承载着劳动者的就业梦想,更描绘着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图景。
http://www.hubin.gov.cn:443/pageView/article.html?lmid=25113&wzid=1917778&rlmid=25107 2025年03月21日
湖滨区召开2025年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会议
3月20日,湖滨区召开2025年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会议,认真落实全国、全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局)长会议精神、全市退役军人工作会议精神、区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总结成绩、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动员退役军人事务系统锚定目标、改革创新、开拓进取,持续推进我区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会议传达了区委书记周建文对全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的批示精神;会兴街道、交口乡、车站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先后作经验交流发言;安排部署2025年全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 会议要求,要坚决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区委重大决策部署中强思想、破难题、促发展。要强根铸魂,思想政治引领得到强化;夯根固基,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强化;搭建平台,退役军人作用更加凸显;拥军崇军,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要坚定在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服务保障好、教育管理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中展现新作为新担当。要完善党建引领机制,打造思政教育“新高地”;完善服务保障机制,开创服务体系“新局面”;完善创业创新机制,搭建安置就业“连心桥”;完善褒扬纪念机制,办好优待抚恤“暖心事”;完善拥军支前机制,构建双拥共建“新框架”;完善权益维护机制,守牢安全稳定“最底线”。 会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各业务股室结合2025年重点工作开展业务培训。
http://www.hubin.gov.cn:443/pageView/article.html?lmid=25113&wzid=1917784&rlmid=25107 2025年03月21日
三门峡生态环境局第一分局 2025年3月21日受理和拟审查的建设项目情况公示
三门峡生态环境局第一分局 2025年3月21日受理和拟审查的建设项目情况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1个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3月21日-2025年3月31日(7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398-2775328(行政审批大厅) 通讯地址:三门峡市开发区分陕路1号 邮编:472000 受理和拟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基本情况 序号 项目名称 受理时间 环评文件/环评机构 建设 地点 建设 单位 基本情况 主要环境影响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湖滨区山洪沟防治治理项目 2025年3月 20 日 名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 三门峡市湖滨区水利局 湖滨区山洪沟防治治理项目包括东涧河(主河道、支沟)、青龙涧河、槐树洼、七里沟。东涧河治理工程治理山洪沟6.396km,青龙涧河湖滨区段治理工程治理山洪沟3.16km,七里沟治理工程治理山洪沟1.15km,槐树洼治理工程治理山洪沟0.379km,均位于湖滨区范围内。建设内容包括河道清理、新建排洪渠道、新建护岸等。 (1)废气 施工期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要求。施工扬尘:施工场地设置围挡;施工场地进出口设置冲洗装置;施工场地及料石堆场定时洒水等。车辆运输扬尘:土石方运输车辆设置棚盖;运输线路及时清扫并定时洒水。车辆及施工机械尾气:严禁使用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应定期检修与保养。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2)废水 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要求。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利用周边农户已有化粪池进行收集处理,最后用于农肥,不会对周边水环境造成影响;施工机械冲洗废水,收集沉淀后重复利用,不外排;导流废水,施工期安排在非汛期,河水中泥沙等悬浮物来自河道本底,自然沉降后河道水质可恢复为原有水平;基坑排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建设。 (3)噪声 落实噪声防治措施。优化施工场地、施工道路、堆场工程布置,尽量选用低噪声工艺和设备,高噪声设备夜间禁止施工。 (4)固体废物 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和处置,严禁在工作区域内开展有危险废物产生的机械维修等作业。淤泥经临时淤泥堆场干化处理后,用于边坡的绿化覆土;开挖土石全部用于河道两岸护堤外低洼空地回填,土石方就地平衡,无弃方产生;建筑垃圾可回收的部分回收作为建筑材料进行再利用,其余的运送至指定的建筑垃圾消纳点进行分类收集、统一处理;施工期生活垃圾及经集中收集后就近运输至垃圾中转站处置;河道清理垃圾经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5)生态环境 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和强度,优化施工设计,尽量减少施工占地及施工活动造成的植被损失,减少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作业安全,尽量减少水体扰动、悬浮物对鱼类的影响;施工结束后须对临时占地进行植被恢复,根据其原有的土地利用性质恢复相应功能。 文本.pdf
http://www.hubin.gov.cn:443/pageView/article.html?lmid=25348&wzid=1917889&rlmid=25133 2025年03月21日
多措并举 筑牢涉农金融安全防线
近日,交口乡开展合作社、涉农社会团体非法金融活动专项排查整治行动。通过全面摸排、精准施策,进一步规范涉农组织运营管理,为乡村振兴筑牢金融安全屏障。 高位部署强责任,全域摸排无死角。实行“乡统筹、村联动、网格覆盖”机制,聚焦12个行政村涉农组织,重点核查以合作社、涉农团体名义违规开展非法集资、高息揽储、虚假项目融资等违法行为,通过对照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提供的42家注册合作社清单,逐户走访、动态监测。经全面核查,暂未发现涉非法金融活动问题。 深挖短板促规范,标本兼治抓长效。在风险防控基础上,同步推进涉农组织规范化建设专项督导,对部分合作社存在停业未注销、章程制度不完善、成员参与度低等共性短板,乡党委指导修订合作社章程10份,明确理事会、监事会权责清单。同时,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专题培训,推动建立成员大会定期议事机制,通过建章立制与督导落实并举,涉农组织规范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多向发力固根基,护航振兴谋发展。坚持把排查整治与提升涉农组织发展质量紧密结合,建立动态监管台账,对42家合作社实行分类指导,计划培育3—5家示范社,以点带面提升全乡合作社规范运营水平。 目前,该乡已形成“排查—整改—提升”的全链条工作机制,此次行动既是一次金融风险防控的实战检验,更成为推动涉农组织提质增效的重要契机。未来,该乡将持续巩固排查成果,以更规范的涉农组织建设和更健康的农村金融生态,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http://www.hubin.gov.cn:443/pageView/article.html?lmid=25115&wzid=1917028&rlmid=25107 2025年03月20日
共17163篇
页次:1/1145页
15篇/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