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内容

湖滨区法院:找准“平衡点” 一举两得“葡萄事”

发布日期:2022-09-23     字体:
  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藤蔓
  一边是忙着剪摘、装箱、装车……
  一边是催促还款紧急叫停
  百亩晶莹剔透的熟葡萄该何去何从?
  且看执行法官如何巧解“葡萄难题”!
  “这样既解决了丰收季葡萄售卖难题,又把损失降到最低,真是打心眼里感谢法院!”
  “法院‘放水养鱼’的做法我们也很赞同,这样我们公司的债权也能得以保障,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9月19日,湖滨区人民法院执行局以葡萄为“媒”,巧妙和解一起执行案,双方当事人均感到满意。
  难题由来
  马某为了创业,承包了村里近100亩的土地种植葡萄。承包土地、摘培技术学习、日常管理等等,各项开销下来着实不易。为了提高产量,马某购买了河南某农资公司(下称农资公司)的施肥机和化肥,因无力还款,农资公司起诉至湖滨区法院,经审理后,判决马某偿还农资公司货款7万余元。
  执行现场
  9月19日早,农资公司打电话到执行局,称被执行人马某正在村里摘葡萄销售,要求去执行。为了解核实具体情况,承办法官一行立即驱车前往葡萄地,欲对马某采取拘留措施,同时对现场进行实地摸排,并对葡萄和市场价格进行实地调查。
 
  在葡萄种植大棚里,一排排葡萄架映入眼帘,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藤蔓,被执行人马某正在葡萄架下忙着剪摘、装箱、装车……
  “法官,我的这些葡萄已经熟了,如果不去采摘,马上会烂到树上,损失非常大,等我卖出去了,慢慢还申请执行人的钱行不?”马某也很着急。
 
  承办法官陷入了思考,葡萄不同于房产、车辆等财物,系季节性商品,易腐烂变质,一旦对马某采取拘留措施,错过了收获季,对创业者马某的今后的种植也有很大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葡萄园的影响,寻求双方利益平衡点和最大化?如果等葡萄销售,那么既让农资公司的债权得以保全,也可以让马某减少损失,执行法官决定将马某传唤至执行局。
  解决结果
  到达执行局和解室后,执行法官一一列举出如按正常执行对双方当事人带来的影响,同时要求马某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拿出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另一方面,耐心做农资公司的思想工作,阐述目前马某所面临的生存现状,力图做到令双方当事人心中有数,互谅互让。一番释法明理后,农资公司同意到现场监督售卖葡萄,同时寻找销路,帮助马某解决葡萄销售问题。最终,在法官的促成下,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
  此案处理中,湖滨区法院充分考虑平衡各方当事人的利益,迅速有效促成和解,及时兑现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也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人权益带来的影响,跑出以高效执行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加速度。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