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庙乡: 踔厉奋发守初心 笃行不怠担使命
2022年是高庙乡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该乡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特色农业落子成势,一手抓平安法制,一手抓民生保障,持续推进人居环境再上新台阶,迎难而上,担当作为,迈出建设美丽高庙的坚实步伐。
特色农业落子成势
产业发展引领振兴
高庙乡紧抓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项目建设落户高庙契机。以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为主要抓手,走出了一条有特色、有情怀的产业振兴之路。高庙乡积极发展大安航空飞行基地、慕野星空营地、穴子仓民宿、位家沟乡村旅游等本级产业。不断丰富旅游新业态,让民宿经济成为旅游发展新引擎。
慕野星空营地沉浸式打卡,是露营的好去处。红日渐落,晚霞尽染,黄河悠悠东流,抬眼星河流转,目光交接处尽是安然。家人朋友,围坐于篝火旁,烧烤野餐,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工作的疲乏,身心得到前所未有的放松。
云无心已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在距离三门峡市区18公里的穴子仓村,云岫民宿依山而建。“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见天,天中有月。不亦快哉!”正是穴子仓民宿的真实写照。慕野星空营地举办风筝节,开展文艺演出吸引游客,自开业以来,实现日盈利2万余元,尤其是在劳动节、端午节期间,接待游客达1万余人。举办各类主题活动30余场次,实现营业额10万余元,深度挖掘民宿特色文化内涵,精心打造集康养、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民宿文化园。
平安法制扛肩头
挥好群众幸福“指挥棒”
国以安为宁,业以安为兴,民以安为乐。只有社会和谐稳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不断增强。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打赢矿山生态修复攻坚战,既要补齐历史的欠账,又要杜绝欠新账,环保治理要不断拓展未来发展新思路。该乡对辖区内规模养猪场污水乱排放问题进行了排查,14个问题目前已整改到位;配合区国资委对沿黄路乡政府原有700平方米污水处理站进行拆除重建。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围绕“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生态更美好”的目标,以“零容忍”态度持续开展环保“亮剑”行动。
统筹合力谋示范
下好人居环境整治“先手棋”
按照“把曝光点打造成示范点、样板点”的思路,抢抓春季植树造林大好时机,累计投入资金200多万元,以森林乡村为载体,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及基础条件好、文化底蕴深的行政村,构建了“点要亮、线要美、圈闭环”的美丽乡村。
完善机制,抓长抓常,净化环境。全面推行落实分区包干机制和“门前三包”责任制,划分公共区和农户责任区,将全乡配备的30名保洁员和256名益贫岗按区域压实责任,对村内道路、活动广场等公共区域进行日常保洁维护,共发动党员干部群众15000余人次,出动机械800余台次,清理村道90余公里,清运垃圾74.3吨,清理乱堆乱放570余处,拆除残垣断壁、破旧院落8处,拆除违建86处,拆除面积约4538平方米,一户多宅清理17处,庭院整治150余户,将农户房前屋后、院子内外责任落实到户。做好常态化维护,确保整治结果长久保持。
网格管理,包片整治,美化环境。结合高庙实际将9个村进行分类,分解任务到各包村领导,做到区域内“反馈—巡查—整改—落实”闭环无缝链接,确保各项工作有专人落实、问题有专人解决。截至目前,植树15000余棵,绿化3000余平方米,修缮党建文化墙、破旧围墙等1700余米,彩绘2000余平方米。
荒山穿绿裳,一村造一景,点化环境。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荒山造林1500余亩。各村利用宅前院后、废旧院落、闲置土地积极推进“四旁”绿化,打造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打造小安村中国梦中心广场、大安村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农耕文化园、苏联专家旧居、穴子仓村山河之恋广场、黄底风情园等富有高庙乡特色的精品微景观。
幸福高庙 美在文明
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美好生活离不开文明的浸润和滋养。为人民群众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没有终点。高庙乡坚持领导接访,通过有序引导、坐班接访、督办落实等工作方法,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区,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将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解决在基层。除现场协调解决外,其余案件都按期化解。上级转送、交办案件全部办结。
便民服务上台阶。以让办事群众“少跑一趟路、少进一扇门、少找一个人、少等一分钟、少费一点心”的服务理念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2022年以来,高庙乡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共受理服务事件1200余件,受理咨询2200人次。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如今的高庙乡,上下拧成一股绳,正以铿锵的步伐,大力书写让黄河流域绿起来,产业质量提起来,配套工程强起来,公共服务优起来,美丽乡村更加宜居宜业、农民生活更加幸福充实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