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小切口” 美丽乡村“大民生”
近日,在湖滨区磁钟乡寺庄村,村里的老人小孩儿在修建好的村中心文化广场上,观看了一场充满激情的篮球赛。赛场上,运动员酣畅淋漓,观众喝彩卖力。
球赛结束后,村里的益贫岗工作人员李晓燕,很快就将广场上的卫生打扫干净。“这几年,我们村变化很大,铺了地下管网,路都修到了家门口,环境变得干净整洁,还有这文化广场,有大舞台能看文艺节目,还有篮球场让娃们放学锻炼身体。”李小燕语气里透着高兴和自豪。
寺庄村的变化折射出湖滨区近几年在乡村建设上下的苦功夫,农村环境实现了“大变样”,民生“温度”不断增加。
近年来,湖滨区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在全市率先谋划实施了总投资8.79亿元的湖滨区乡村振兴PPP项目(一期),涉及5个乡(涉农街道)的35个行政村。按照整村推进模式改善居住环境,治理农村污水、垃圾,配置垃圾收集清运设施,铺设污水管网,实行公厕户厕改造,建立污水集中处理池,改造基础设施,提升乡村颜值。
“我们村抓住人居环境整治的契机,党员带头、村民跟上,一步步按照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的目标推进,还设置了益贫岗做好日常维护,村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连城里人都羡慕俺们农村环境好。”寺庄村党支部书记李羊说。
近年,按照“区级抓推动、乡村抓落实、部门全参与、群众为主体”的工作机制,该区全面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整治、村容村貌全面整治提升。清理整治私搭乱建建筑物、垃圾沟和残垣断壁等千余处,1300户脏乱差庭院得到有效整治;完成户厕改造1450座,全区农村户厕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56%;完成荒山荒坡绿化3000亩,实施村庄绿化800余亩;结合“三五”创建,累计打造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游园共1250个。对交口、高庙、磁钟三个乡所在地进行“脱胎换骨”改造提升,推动美丽乡村穿珠成串、连线成片。
此外,湖滨区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中心,以沿黄片区东坡、马坡、大安等村为载体,深挖本地元素,打造民俗文化旅游、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农耕研学教育基地、窑洞民宿等在内的多个功能区,有效推动一产“接二连三”发展,一批好项目融入绿水青山,夯实了乡村建设基础,撬动了乡村振兴发展支点,村民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打印
- 上一条:高庙乡:医保征缴进村组,服务群众“零距离”
- 下一条:短视频直播让富村更富